自学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787|回复: 1

王昆仑《数学素养课》十节课让你脑洞大开

[复制链接]

2257

主题

2266

帖子

461

积分
活跃值
77 点
热心值
14 点
学币
176 枚
在线时间
1093 小时
发表于 2019-9-30 1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5.jpg
数学素养课
想考进名校,考分差距最大的是数学。数学是什么?是数量?是空间?是公式?还是一种思维逻辑?王昆仑老师的《数学素养课》让孩子们从进入数学世界的基础阶段就能痴迷于解法,而并非答案,探寻每种类型题背后的本质。其实并非孩子,家长们也应该听听这十节课,让你重新认识数学,让你突然“脑洞大开”!

第一节课《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原动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身上的这种本能正在逐渐的减弱或者消逝。如何通过引导让孩子保持自我求知欲的递增,这在数学学习上尤为重要。

第二节课(我要和别人不一样》数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变幻,从入眼的起点到得出结论的终点,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才是最终孩子在理工科彰显卓越与非凡的核心。让孩子们从进入数学世界的基础阶段就能痴迷于解法,而并非答案,是所有家长的期望。

第三节课《找出题型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一件事情若想做到极致,比如满分数
学,就要善于发现它的本质。对于一个知识点,如果对它没有深刻的理解,是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精准答案的。优秀,需要善于思考,发现事物的本质。乘法的本质是加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本质是消元;微分的本质曲线切点的斜率。既然世间万物都有本源,那么基于人类生活实践而建立的数学体系,它的每一个板块也相应的都应有其本质。掌控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节课《求极致一题海战术是笨办法》完美极致。伟大与优秀的一个特征就是:完美和极
致!我们常常用这个方法论去要求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我们确常常忽视数学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学科,由量化趋向完美和极致,又是极易操作的学习方法。假如未来的一天您的孩子深陷题海战术,您于心何忍?早日用这种数学素养防患于未然吧!

第五节课《辩证法快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删除。如同每一台电脑都有一个delete键,其实每一个理工科学霸的脑海中都有这个素养。有可为有可不为,这个充满辩证法哲理的方法论其实是可以让您的孩子迅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六节课《试错是无价的》错误。错误,无论是对于学科还是生活都是最具价值的宝物。在考试中犯错的地方,就是你下次考试提升的空间。正如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所言:真正优秀的年轻人并不是仅仅专情于自己的未来和理想,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犯的错误,知耻者近乎勇!孩子在自己的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教材并不是特级教师的教案,而是他们的错误,如何面对?如何有效面对?
第七节课《火眼金睛》数学素养是一种同时培养孩子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上述任何一种素养的形成是需要父母用独到的眼光去发现的。一个学生的草稿纸往往最能反映出他的真实数学水平,何解?对小学四年级以前的题目有个重要的标准,叫做:火眼金睛!对五六年级的方程思想而言,这个眼球也不高!如何通过有限的、规范的草稿纸演练实现火眼金睛?
第八节课《战略分析》本期我们将告诉你,为什么说小学阶段的数学叫做《算术》,初中的阶段的数学叫做《代数》,高中的阶段的数学叫做《天龙八部》?战略分析和战术解题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小学五年级是分界点?

第九节课《逻辑推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所有的题目中都包含有逻辑推理,孩子在这个环节上拉开差距的方面主要有两点:
1.看见别人看不到的己知条件;
2.填密的思维。进行过专业逻辑推理训练的孩子,在整个小学到高三的数学学习上都会有极大的优势。

第十节课《合纵连横》
绝顶的武功高手都有的特征:打通任督二脉!孩子所要面对的数学体系中,知识点之间,题型之间,解法之间的合纵连横就是这个学科的任督二脉。

下载链接:
游客,本内容需要支付5活跃值才能浏览,[学币充值] [赞助VIP] 全站无限制下载!点击购买

本文地址: http://www.zixuewu.cn/thread-3133-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

帖子

471

积分

活跃值
309 点
热心值
-2 点
学币
0 枚
在线时间
32 小时
发表于 2019-9-30 2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自学屋

GMT+8, 2024-4-26 19:59 , Processed in 0.109529 second(s), 23 queries .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内容由网友原创或转载,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su@zixuewu.cn)告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